【备考练习】2021年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练习题:第十单元

2020年09月28日 来源:来学网

       执业医师考试考哪些内容,考试时间是怎么样的,为了帮助大家准确的了解执业医师考试,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以下考试相关讯息,更多详细资讯,欢迎点击来学网进行了解。
  A 型题:

  1. 神经干中各条纤维上传导的兴奋基本上互不干扰,这称为:

  A .生理完整性 B.传导的双向性

  C.相对不疲劳性 D.传导的绝缘性

  E.传导的不衰减性

  2. 有髓纤维的传导速度:

  A .与髓鞘的厚度无关 B.不受温度的影响

  C.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 D.与直径成正比

  E.与刺激强度成正比

  3. 关于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结构的完整性 B.功能的完整性

  C.单向传导 D.相对不疲劳性

  E.绝缘性

  4. 顺向快速轴浆运输主要运输:

  A .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递质合成酶

  C.微丝和微管 D.神经营养因子

  E.细胞代谢产物

  5. 关于神经纤维轴浆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具有快速的顺向运输方式

  B .具有慢速的顺向运输方式

  C.具有逆向运输方式

  D .缺氧对轴浆运输无影响

  E.狂犬病病毒可以轴浆运输方式从末梢转运至胞体:

  6. 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A .指神经对受支配组织功能活动的影响

  B .通过神经末稍释放递质或调质而实现

  C.依靠经常性释放神经营养因子而实现

  D .能被持续应用局部麻醉药所阻断

  E.不易觉察,切断神经后能明显表现出来

  7. 神经冲动抵达末梢时,引起递质释放主要有赖于:

  A . Na+ B . Cl- C. Mg 2+ D .Ca2+ E. K +

  8. 突触传递中,影响神经末稍递质释放量的关键因素是:

  A .传到末稍的动作电位幅度

  B .末梢膜电位的水平

  C.末梢膜内线粒体的数量

  D.末梢膜内囊泡的数量

  E.进入末梢内的 Ca2+量

  9. 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双向传递 B .不易疲劳

  C.突触延搁 D .不能总和

  E.刺激停止后,传出冲动也立即停止

  10. 关于突触后电位的特征,错误的是:

  A .电位大小随刺激的强度改变

  B .有时间总和

  C.有空间总和

  D .是“全或无”的

  E.以电紧张方式扩布

  11.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提高了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 性:

  A . Ca2+

  B. Cl -

  C. K +

  D . Na+ 和 K +,尤其是 Na+

  E.Cl - 和 K +,尤其是 Cl -

  12.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上发生的电位变化为:

  A .极化 B .超极化

  C.后电位 D .复极化

  E.去极化

  13. 引起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由于突触后膜对哪些离子的通透性 增加:

  A . Cl- 、K +,尤其是对 Cl-

  B . Na+、K +,尤其是对 Na+

  C. Na+、K + 、Ca2+,尤其是对 Ca2+

  D . Na+、Cl - 、K +,尤其是对 K +

  E. Cl - 、K +、 Ca2+,尤其是对 Ca2+

  14. 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正确的叙述是:

  A .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B.对 Ca2+、K +通透性增大

  C.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

  D.突触后膜去极化

  E.突触后膜出现复极化

  15.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共同特征是:

  A .突触前膜均去极化B .突触后膜均去极化

  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性质一样

  D .突触后膜对离子通透性一样

  E.产生的突触后电位的最终效应一样

  16. 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中,错误的是:

  A .双向性传递 B.兴奋节律的改变

  C.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D.总和E.后放

  17. 关于电突触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突触间隙较狭窄 B.突触前后膜阻抗较低

  C.结构为缝隙连接 D.传递速度较快E.单向传递

  18. 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化学传递的物质基础

  B .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

  C.在突触小泡内贮存

  D .其释放与 2+的转移有关

  E.发挥完效应后都经酶解失活

  19. 属于胆碱能受体的是:

  A . M 、α B. M 、β

  C. M 、 α1、β1 D. M 、α2、β2

  E. M 、N 1 和 N2

  20. N1 和 N2 受体的同一阻断剂是:

  A .苯苄胺 B.阿托品

  C.十烃季胺 D.六烃季胺E.筒箭毒

  21. 儿茶酚胺与 β受体结合不能产生的效应是:

  A .心脏活动减弱 B.血管舒张

  C.小肠平滑肌舒张 D.子宫舒张E.支气管舒张

  22. 儿茶酚胺类递质包括:

  A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B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 5-羟色胺

  C.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D .肾上腺素和多巴胺E.多巴胺和 5─羟色胺

  23.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是:

  A .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 5─羟色胺 D.多巴胺

  E.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

  24. 注射阿托品后,不会出现:

  A .心率减慢 B.胃酸分泌减少

  C.汗腺分泌减少 D.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E.胆囊舒张

  25. 支配骨骼肌的躯体运动神经释放的递质为:

  A .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儿茶酚胺 D.多巴胺E.乙酰胆碱

  26.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A .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E.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

  27. 可被阿托品阻断的受体是:

  A . α肾上腺素受体 B.β肾上腺素受体

  C. N 型胆碱受体 D .M 型胆碱受体

  E. N 和 M 型胆碱受体

  28. N 型胆碱受体的阻断剂是:

  A .筒箭毒碱 B.阿托品

  C.心得安 D.酚妥拉明

  E.甲氰咪胍

  29. 主要与胆碱 M 样作用有关的效应是:

  A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B.心脏活动抑制

  C.胃肠活动减弱 D.终板电位增大E.瞳孔扩大

  30.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出现的呼吸困难、瞳孔缩小、流涎、腹痛、大小便失禁、大汗淋漓等症状,其根本原因是:

  A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B .副交感神经功能低下

  C.胆碱脂酶活性丧失 D.肾上腺素释放过多

  E.单胺氧化酶活性丧失

  31. 下列关于M受体叙述,错误的是:

  A .属于胆碱能受体

  B .可以与乙酰胆碱结合

  C.可以与毒蕈碱结合

  D .存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终板膜上

  E.阿托品是M受体的阻断剂

  32. 下列关于N受体叙述,错误的是:

  A .属于胆碱能受体

  B.可以与乙酰胆碱相结合

  C.可以与毒蕈碱相结合

  D.箭毒是受体的阻断剂

  E.存在于植物神经节的突触后膜上

  33. 关于有机磷中毒时出现的症状,治疗原则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 .会出现广泛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的症状

  B .出现支气管痉挛,瞳孔缩小

  C.出汗明显减少

  D .发生的原因是胆碱酯酶失去活性

  E.可使用阿托品和解磷定以缓解症状和恢复胆碱酯酶的活性

  34. 关于N型受体不正确的论述是:

  A .存在于交感神经节神经元的突触后膜上

  B .存在于副交感神经节神经元的突触后膜上

  C.存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终板膜上

  D .也称为毒蕈碱受体E.筒箭毒能阻断烟碱型受体的功能

  35. M型受体的阻断剂是:

  A .筒箭毒 B.六烃季胺

  C.酚妥拉明 D.十烃季胺E.阿托品
36. 下列肾上腺素能受体中,属于突触前受体的是:

  A . α1 受体 B. α2 受体

  C. β1 受体 D. β2 受体

  E. β3 受体

  37. 当去甲肾上腺素与 α受体结合时,舒张的肌肉是:

  A .血管平滑肌 B.子宫平滑肌

  C.虹膜辐射状肌 D.胃肠括约肌

  E.小肠平滑肌

  38. α肾上腺素能受体的阻断剂是:

  A .阿托品 B.筒箭毒碱

  C.酚妥拉明 D.心得安E.心得宁

  39. 由 β肾上腺素能受体介导的生理活动改变是:

  A .骨骼肌血管收缩 B.胃肠括约肌收缩

  C.膀胱逼尿肌收缩 D.竖毛肌收缩E.糖酵解加强

  40. 当去甲肾上腺素与其 β受体结合时,收缩或收缩加强的肌肉是:

  A .心房心室肌 B.子宫平滑肌

  C.小肠平滑肌 D.血管平滑肌E.支气管平滑肌

  41. 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阻断剂是:

  A .阿托品 B.筒箭毒碱

  C.酚妥拉明 D.心得安E.六烃季铵

  42. 属于肾上腺素能神经的神经纤维是:

  A .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B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C.绝大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D .躯体运动神经纤维E.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43. 关于儿茶酚胺与 β受体结合后产生的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血管舒张 B.子宫舒张

  C.小肠平滑肌舒张 D.心脏活动减弱E.支气管舒张

  44. 肾上腺素能受体均属于:

  A .离子通道型受体 B.酪氨酸激酶受体

  C. G 蛋白耦联受体 D .胞质受体E.核受体

  45. 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

  A .正反馈 B.负反馈

  C.兴奋 D.反射

  E.抑制

  46. 反射弧中最易疲劳的环节是:

  A .中枢 B.感受器

  C.传入神经纤维 D.传出神经纤维

  E.效应器

  47. 产生反馈性调节作用的结构基础的神经元联系方式是:

  A .单线式联系 B.辐散式联系

  C.聚合式联系 D.环式联系E.链锁式联系

  48. 能产生兴奋总和效应的神经元联系方式为:

  A .聚合式联系 B.辐散式联系

  C.环式联系 D.链锁式联系E.传入侧支性联系

  49. 反射活动后发放的结构基础是:

  A .聚合式联系 B.辐散式联系

  C.环式联系 D.链锁式联系E.单线式联系

  50. 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均属于:

  A .突触前抑制 B.突触后抑制

  C.树突 -树突型抑制 D.轴突 -轴突型抑制E.胞 -胞型抑制

  51. 突触后抑制的形成是由于:

  A .进入突触前末梢 Ca2+量减少

  B .突触前末梢递质释放量减少

  C.抑制一个兴奋性中间神经元

  D .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E.突触后膜去极化程度减少

  52. 下列各项中,不是突触后抑制特点的是:

  A .兴奋性神经元可直接引起突触后抑制

  B .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C.后膜出现 IPSP

  D .潜伏期,持续时间相对短E.士的宁可阻断

  53. 关于回返性抑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结构基础为神经元间的环式联系

  B .要经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起作用

  C.闰绍细胞在脊髓回返抑制活动中起作用D .中间神经元兴奋引起后膜去极化

  E.可引起脑区神经元的同步化活动

  54. 脊髓闰绍细胞构成的抑制称为:

  A .突触前抑制 B .传入侧支性抑制

  C.去极化抑制 D.回返性抑制

  E.同步抑制

  55. 脊髓中闰绍细胞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构成的突触所释放的递质是:

  A .乙酰胆碱 B .甘氨酸

  C. γ─氨基丁酸 D. 5─羟色胺 E.去甲肾上腺素

  56. 某一传入纤维进入中枢后,一方面通过突触联系兴奋某一中枢神经元;另一方面通过侧支兴奋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再通过后者的活动抑制另一中枢神经元。这种抑制称为:

  A .突触前抑制 B .传入侧支性抑制

  C.回返性抑制 D.同步抑制E.去极化抑制

  57. 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是:

  A .轴突 -树突式突触和轴突 -胞体式突触联合

  B .轴突 -胞体式突触和轴突 -胞体式突触联合

  C.轴突 -轴突式突触和轴突 -胞体式突触联合

  D .轴突 -树突式突触和轴突 -树突式突触联合

  E.轴突 -胞体式突触和轴突 -胞体式突触联合

  58. 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

  A .突触前膜超极化

  B .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减少

  C.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

  D .突触后膜产生 IPSP E.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59. 关于突触前抑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突触前膜超极化 B .突触后膜超极化

  C.突触前膜去极化 D .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E.潜伏期较短

  60. 突触前抑制的发生是由于:

  A .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

  B .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C.突触后膜超极化

  D .中间抑制性神经元兴奋的结果

  E.以上原因综合的结果

  61. 下列关于丘脑髓板内核群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发生上属于最新的结构

  B .直接接受经典感觉传导道第二级神经元的侧支纤维投射

  C.发出的纤维多次换元后弥散性投射至皮层广泛区域

  D .给予电刺激能激发大脑皮层感觉区神经元连续放电

  E.与痛觉的传导和整合无关

  62. 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 .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B.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C.调节内脏功能

  D .维持觉醒E.协调肌紧张

  63. 关于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仅指丘脑感觉接替核及其向大脑皮层的投射纤维

  B .感觉接替核在所有感觉传导通路中都是第三级神经元

  C.与大脑皮层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D .主要与大脑皮层第二层的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

  E.主要作用在于诱发大脑皮层小锥体细胞兴奋

  64. 丘脑特异性投射系统的起始核团是:

  A .接替核 B .联络核

  C.接替核和联络核

  D .髓板内核群E.髓板内核群和联络核

  65. 与丘脑感觉接替核无关的感觉传导是:

  A .触-压觉 B .听觉

  C.视觉 D .听觉

  E.嗅觉
66. 关于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包括丘脑投向大脑皮层的所有纤维

  B .自大脑皮层返回丘脑的纤维也可归入此系统

  C.是各种不同感觉的共同上传通路

  D .主要与大脑皮层第四层的神经元构成突触联系

  E.电刺激该系统可引起皮层感觉区持续放电

  67.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不能引起特定感觉的原因是:

  A .接受感觉传导道侧支联系

  B .与丘脑第二类细胞群无纤维联系

  C.进入大脑皮层各层

  D .通路失去各特定感觉的专一性

  E.易受环境因素和药物的影响

  68.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 .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B .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C.调节内脏功能D .维持睡眠状态E.协调肌紧张

  69. 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起始核团是:

  A .接替核 B .联络核

  C.接替核和联络核 D.髓板内核群E.髓板内核群和联络核

  70. 躯体感觉的皮层代表区主要位于:

  A .中央前回 B .中央后回

  C.岛叶皮层 D.颞叶皮层E.边缘系统

  71. 左侧大脑皮层中央后回受损后,躯体感觉障碍的部位是:

  A .左半身 B .右半身

  C.左侧头面部 D.右侧头面部

  E.双侧头面部

  72. 各种躯体感觉的感知取决于:

  A .感受器的分布密度

  B .参与反应的感受器数目

  C.感觉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频率

  D .参与的传入神经纤维数目

  E.大脑皮层兴奋的特定部位

  73. 引起各种躯体感觉的强度取决于:

  A .感受器阈值的高低

  B .感觉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频率和参与反应的感受器数目

  C.特定的传入神经通路

  D .传入通路中神经元换元的次数E.大脑皮层兴奋的特定部位

  74. 下列关于深部痛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发生在骨、关节、骨膜、肌腱、韧带和肌肉等处

  B .定位不明确,可伴有恶心、出汗和血压改变等反应

  C.反射性地引起邻近骨骼肌收缩

  D .局部组织释放 Lewis P 因子可使疼痛加剧

  E.不会发生牵涉痛

  75. 传导快痛的外周神经纤维主要是:

  A . A α纤维 B.C 类纤维

  C. A δ类纤维 D. B 类纤维

  E. A γ类纤维

  B 型题:

  A . Na+电导增多 B. K+电导减少

  C.K + 电导增多 D .Ca2+电导减少

  E.Cl - 电导增多

  1. 形成快 EPSP 的离子基础主要是

  2. 形成快 IPSP 的离子基础主要是

  A .动作电位 B .局部去极化

  C.阈电位 D .超极化E.后电位

  3.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

  4. 突触前抑制时, GABA 递质引起的是

  5. 突触后抑制时, GABA 递质引起的是

  6. 沿神经纤维不衰减传导的电位变化是

  7.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

  A .乙酰胆碱 B. P 物质

  C.谷氨酸 D.甘氨酸

  E. γ氨基丁酸

  8. 运动神经元轴突侧支至脊髓闰绍细胞处释放的递质是

  9. 脊髓闰绍细胞处释放的递质是

  10. 在突触前抑制的轴突 -轴突式突触中较为多见的神经递质是

  A .主要作用于 α受体B.主要作用于 β受体C.主要作用于 β1 受体

  D. 对 α受体和 β受体作用都强

  E. 对 α受体和 β受体作用都弱

  11. 去甲肾上腺素

  12. 肾上腺素

  13. 异丙肾上腺素

  A .左肩和左上臂 B .右肩和右肩胛C.上腹部或脐周 D .左上腹和左肩胛E.腹股沟区

  14. 胃溃疡、胰腺炎时,发生的牵涉痛部位常见于

  15. 胆囊炎、胆石症发作时,牵涉痛常发生于

  16. 心肌缺血时,疼痛常发生于

  17. 肾结石肾绞痛时,疼痛常发生于

  18. 阑尾炎时,发病开始时疼痛发生在

  A .中央后回 B .中央前回

  C.颞叶皮层 D .枕叶皮层E.边缘叶

  19. 视觉的皮层投射区位于

  20. 听觉的皮层投射区为

  21. 嗅觉的皮层投射区为

  22. 肌肉本体感觉投射区为

  23. 体表感觉投射区位于

  A .运动性失语症 B .去大脑僵直C.静止性震颤 D .位置性眼震颤E.意向性震颤

  24. 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出现

  25. 损伤新小脑后,可出现

  26. 中脑黑质的功能受损后,可出现

  A .去甲肾上腺素 B .乙酰胆碱C.肾上腺素 D .多巴胺

  E. 5-羟色胺

  27. 心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28. 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29. 交感舒血管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30. 心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 .感觉性记忆 B .第一级记忆

  C.第二级记忆 D .第三级记忆E.习惯化和敏感化

  31. 与神经元之间的环路联系有关

  32. 与新的突触联系建立有关

  33. 与脑内蛋白质合成有关

  34. 与神经元活动的后作用有关

  答案:

  A 型题:

  1. D 2. D 3. C 4. A 5. D 6. E 7. D 8.E 9. C

  10. D 11. D 12. E 13. A 14. C 15. A 16. A 17. E 18. E

  19. E 20. E 21. A 22. C 23. E 24.A 25. E 26. C 27. D

  2 8 . A 2 9 . B 30 . C 3 1 . D 3 2 . C 3 3 . C 3 4 . D 3 5 . E 3 6 . B

  37. E 38. C 39. E 40. A 41.D 42. C 43. D 44. C 45.D

  46. A 47. D 48.A 49. C 50. B 51. D 52.A 53. D 54. D

  55. B 56. B 57. C 58.B 59. C 60. A 61. C 62.A 63. C

  64. C 65. E 66. C 67. D 68.B 69. D 70. B 71.B 72. E

  73. B 74. E 75. C

  B 型题:

  1. A 2. E 3. B 4. B 5. D 6. A 7. D 8. A 9. D

  10. E11.A12. D13. B14.D15. B16. A17. E18. C

  19. D20. C21.E22.B23. A24. B25. E26.C27. A

  28. B29. B30. B31.B32. D33. C34. A

执业医师考试课程

在线查看

执业医师考试《临床执业医师综合能力》在线题库

在线查看

执业医师考试《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在线题库

在线查看

       【提示】更多详细资讯,欢迎点击来学网进行了解。

合肥良学教育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合肥良学教育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合肥良学教育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合肥良学教育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合肥良学教育—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合肥良学教育(点击进入)

最新资讯
获客广告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