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2023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测评题(5)
2023年02月01日 来源:来学网1、通常用来进行土方平衡调配决策的岩土工程性能重要参数是()。
A.黏聚力
B.密实度
C.干密度
D.可松性
[答案]D
[解析]土的可松性:天然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虽经振动夯实,仍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体积,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它是挖填土方时,计算土方机械生产率、回填土方量、运输机具数量、进行场地平整规划竖向设计、土方平衡调配的重要参数。
2、对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的深基坑工程,宜采取的支护形式为()。
A.水泥土墙
B.地下连续墙
C.土钉墙
D.逆作拱墙
[答案]B
[解析]地下连续墙适用条件: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适用于周边环境条件很复杂的深基坑。故本题答案为B
3、适于地下水位较低、深度不很大的一般黏性土层的浅基坑支护方法是()。
A.斜柱支撑
B.型钢桩横挡板支撑
C.临时挡土墙支撑
D.叠袋式挡墙支护
[答案]B
[解析]型钢桩横挡板支撑:沿挡土位置预先打入钢轨、工字钢或H型钢桩,间距1.0~1.5m,然后边挖方,边将3~6cm厚的挡土板塞进钢桩之间挡土,并在横向挡板与型钢桩之间打上楔子,使横板与土体紧密接触。适于地下水位较低、深度不很大的一般黏性土层或砂土层中使用。故本题答案为B
4、适于开挖宽度大的基坑,当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够时的浅基坑支护方法是()。
A.斜柱支撑
B.型钢桩横挡板支撑
C.临时挡土墙支撑
D.叠袋式挡墙支护
[答案]C
[解析]临时挡土墙支撑:沿坡脚用砖、石叠砌或用装水泥的聚丙烯扁丝编织袋、草袋装土、砂堆砌,使坡脚保持稳定。适于开挖宽度大的基坑,当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够时使用。
5、适用于一般黏性土、面积大、开挖深度应在5m以内的浅基坑支护是()。
A.斜柱支撑
B.型钢桩横挡板支撑
C.临时挡土墙支撑
D.叠袋式挡墙支护
[答案]D
[解析]叠袋式挡墙支护:采用编织袋或草袋装碎石(砂砾石或土)堆砌成重力式挡墙作为基坑的支护,在墙下部砌500mm厚块石基础,墙底宽1500~2000mm,顶宽适当放坡卸土1.0~1.5m,表面抹砂浆保护。适用于一般黏性土、面积大、开挖深度应在5m内的浅基坑支护。故本题答案为D
6、基坑开挖宽度较大且局部地段无法放坡时,应采取加固措施的部位是()。
A.下部坡脚
B.上部坡顶
C.中部坡面
D.坑顶四周
[答案]A
[解析]浅基坑的开挖,挖土时,土壁要求平直,挖好一层,支一层支撑。开挖宽度较大的基坑,当在局部地段无法放坡,应在下部坡脚采取短桩与横隔板支撑或砌砖、毛石或用编织袋、草袋装土堆砌临时矮挡土墙等加固措施,保护坡脚。
7、关于基坑开挖预留土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工挖土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保留土层厚度为10~15cm
B.机械开挖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层结合人工挖掘修整
C.使用铲运机、推土机时,保留土层厚度为15~30cm
D.使用正铲、反铲或拉铲挖土时,保留土层厚度为30~40cm
[答案]B
[解析]基坑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当用人工挖土,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150-300mm一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200-300mm厚土层人工挖除。
8、下列深基坑工程挖土方案中,属于无支护结构挖土的是()。
A.墩式挖土
B.盆式挖土
C.放坡挖土
D.逆作挖土
[答案]C
[解析]深基坑工程的挖土方案,主要有放坡挖土、中心岛式(也称墩式)挖土、盆式挖土和逆作法挖土。前者无支护结构,后三种皆有支护结构。
9、在基坑验槽时,对于基底以下不可见部位的土层,要先辅以配合观察的方法是()。
A.局部开挖
B.钎探
C.钻孔
D.超声波检测
[答案]B
[解析]验槽方法通常主要采用观察法,而对于基底以下的土层不可见部位,要先辅以钎探法配合共同完成,故本题答案为B
10、下列各项中,属于黏性土的是()。
A.颗径大于0.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50%的土
B.颗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50%的土
C.塑性指数小于10的土
D.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
[答案]D
[解析]根据粒径和塑性指数,土可划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碎石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5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粉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的土;黏性土: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故本题答案为D
合肥良学教育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合肥良学教育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合肥良学教育—未来因学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