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冶炼安全

1861. 2013年3月20日,C公司炼铁厂原料分厂区域内,承包方F公司第二检修分公司在对12号堆取料机斗轮进行修理时,发生一起机械伤害事故,造成1人死亡。 2013年3月20日,F公司第二检修分公司顾某班组根据工作安排到C公司炼铁厂原料分厂对12RC型堆取料机进行维修,维修项目为斗轮油泵更换、斗轮溜槽修理、斗轮轴承检查、钢结构腐蚀整治、斗轮导料板修理、振动给料器螺栓更换。班组长顾某和汪某负责除第一个项目的其余项目。 10时许,顾某班组与C公司炼铁厂专职点检员一起进行现场技术交底、停电、挂牌等工作后,顾某班组按分工进行检修作业。 15时20分左右,汪某站在溜槽侧板上俯身在斗轮内开始修补导料板。 15时40分左右,在一旁的顾某接到电话后有事离开现场,十余分钟后返回,到悬臂过道上用气割枪将钢梁与斗轮螺帽卡碰位置,割出一个切口,使螺帽通过。16时许,地面上的顾某班组成员张某听到一声叫喊,抬头看到斗轮上在往下滴血,认为出事了,就大声叫喊:“救命啊”,回到地面上的顾某听到喊声后,跑过来看到汪某趴在溜槽侧板上,头部被斗轮支架固定板压着,连忙跑到操作室旁,告知大班组长闫某。闫某顺着悬臂的走道赶到斗轮处查看情况后,叫地面人员用手拉葫芦进行施救。 顾某回到地面后,拿起地上的导链,将一头挂在悬臂架前端,另一头挂在斗轮齿上,拉动手拉葫芦使斗轮倒转。悬臂上的闫某等人将汪某抱下,并抬上随后赶到的救护车,送往某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3月28日4时31分,汪某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指出原料厂区域内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并说明存在单元。 2.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说出检维修作业“五定”原则的内容。 3.简述C公司对F公司安全资质审查内容。 4.简述C公司炼铁厂应采取的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862. 2013年4月3日16时左右,B钢铁公司炼铁厂喷煤车间2号喷吹站在关闭收粉器侧面人孔盖作业时,发生一起氮气窒息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60万元。接到事故报告后,县人民政府迅速派员赶赴事故现场,成立了事故调查组,展开事故调查。 B钢铁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综合配套年生产能力600万吨的民营钢铁联合企业。公司下设炼钢、炼铁、烧结、轧钢、热轧、动力、附属7个分厂和多个部(室),设有独立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有员工7676人,其中专职安全管理人员91人。 2013年4月3日,B钢铁公司炼铁厂按计划对2号高炉及喷煤车间2号喷吹站进行停产检修。4月3日5时,炼铁厂喷煤车间2号喷吹站运转班丙班作业人员电话通知煤防站陈某,要求对2号喷吹站收粉器(规格为长8m、宽4m、高7m)内氧气含量进行检测。5时55分,炼铁厂喷煤车间2号喷吹站停止喷煤作业;6时左右,2号高炉停止运行。 6时30分,运转班丙班班长和喷吹工打开收粉器顶部人孔盖和侧面人孔盖,随后陈某对收粉器内氧气含量进行检测,直至7时30分检测的氧气含量始终达不到作业要求。陈某与煤防站长白班工人刘某进行了交接班,并将检测工作交给刘某。随后,刘某对收粉器内氧气含量进行了多次检测,直至8时左右,收粉器内氧气含量达到了作业要求。9时30分,炼铁厂维修班班长张某带领甲、乙、丙3名从业人员对2号喷吹站收粉器内部的风道进行漏点补焊及提升阀维修作业。 14时左右维修工作结束,4人撤离维修现场。15时22分,运转班甲班班长带领本班喷吹工盖上了收粉器顶部人孔盖,因到了交班时间,侧面人孔盖的关闭工作交接给了乙班。 2013年4月3日15时30分,B钢铁公司炼铁厂运转班喷煤车间2号喷吹站运转班乙班班长王某带领梁某去关闭收粉器侧面人孔盖(人孔规格为500mm×500mm)。二人到达作业地点后发现收粉器内遗有一盏手把灯。 王某告诉梁某等一下,由其先行查看收粉器顶部人孔盖是否已关闭(顶部人孔盖距侧面人孔约6m)。王某检查完顶部盖子已经关闭后回到侧面人孔处时,未看到梁某,呼喊亦没有回应。王某察看四周,发现梁某侧卧在收粉器内。见到此种情况后,王某伸手从人孔往外拉拽梁某,因梁某体重较重,经过努力也未将梁某拉出。王某便立即打电话向厂主控室进行报告。接报后,救援人员立即赶到事故现场。20min后梁某被救出,并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梁某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经事后调查:按生产工艺流程,粉仓内需用氮气进行惰化,多余氮气需经连接管道(始终不封闭)由收粉器处排出,收粉器顶部人孔盖关闭后,粉仓内氮气通过管道进入收粉器内并逐渐聚积,梁某从侧面人孔进入收粉器内取手把灯时突然氮气窒息。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依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哪些人员需要参与有限空间作业专项培训?作业前应确认的相关事项是什么? 3.简述B钢铁公司炼铁厂收粉器检修作业存在的安全问题。 4.此次事故调查组应由哪些成员构成?
1863. 2008年12月24日9时左右,D钢铁有限公司2号高炉重力除尘器泄爆板发生崩裂,导致44人煤气中毒,其中17人死亡、27人受伤。 据了解,事故发生前4个班的作业日志表明,炉顶温度波动较大(最高610℃,最低109℃),炉顶压力维持在54~68kPa之间。24日零点班,该炉曾多次发生滑尺(轻微崩料),至事故发生时,炉内发生严重崩料,带有冰雪的料柱与炉缸高温燃气团产生较强的化学反应,气流反冲,沿下降管进入除尘器内,造成除尘器内瞬时超压,导致泄爆板破裂,大量煤气溢出(煤气浓度45%~60%)。 因除尘器位于高炉炉前平台北侧,季风北向,大量煤气飘移至高炉作业区域,作业区没有安装监测报警系统,导致高炉平台作业人员煤气中毒。没有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当班的其他作业人员贸然进入此区域施救,造成事故扩大。 据初步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一是在高炉工况较差的情况下,加入了含有冰雪的落地料,导致崩料时出现爆燃,除尘器瞬时超压,泄爆板破裂,造成大量煤气泄漏。二是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作业现场缺乏必要的煤气监测报警设施,没有及时发现煤气泄漏,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三是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事故发生前,炉顶温度波动已经较大,多次出现滑尺现象,但没有进行有效治理,仍然进行生产,导致事故发生。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认定此次事故的性质和事故等级。 2.简要写出此次事故报告的内容。 3.写出D钢铁有限公司事故整改措施。 4.简述D钢铁有限公司高炉煤气中毒隐患治理方案的内容。 5.简要说明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应采取的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