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一)监测
1.腹泻病人监测 在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开展伤寒和副伤寒监测,有专职医生对腹泻患者进行登记,发现疑似患者采样检测,诊断为临床诊断、实验室确诊的伤寒、副伤寒病例,应按照传染病网络报告要求,及时做好网络直报。
2.重点人群监测 根据需要对辖区内的重点人群进行监测,包括密切接触者、医务人员、饮食行业人员、水管粪管人员、清洁工人、幼托机构保育员等,监测方法以粪便细菌培养为主。
3.外环境和水源监测 选择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处、医院污水排放处、粪便直接或间接污染处等,定期进行采样监测。发生暴发疫情时,增加在病家周围环境,如厕所、粪坑、饮用水源、塘水、污水坑等监测。
4.食品、粪便和苍蝇监测 定期选择食堂、餐馆等集中供应的食品,公共厕所、粪坑和苍蝇抽样监测;发生暴发疫情时加大监测频次和范围。
(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专栏、报刊、宣传画、讲座等多种形式在学校、工地、社区进行宣传教育。宣传内容包括伤寒和副伤寒的概述、传播途径与防治知识;搞好个人卫生,培养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不食不洁食品,不喝生水、不乱倒垃圾等,把好"病从口入"关。
(三)搞好环境卫生 开展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改善环境卫生,消除和减少苍蝇孳生场所,降低苍蝇密度。
(四)加强饮水、食品、学校、幼托等行业卫生管理
1.饮用水卫生管理 做好水源保护,定期开展水源与自来水厂水的监测。供应单位要加强管理,饮用水管理和消毒人员要相对固定,开展培训,严格按规程进行消毒;确保末梢水的余氯含量达到0.3~0.5mg/L的卫生标准。
2.食品卫生管理 食品生产单位要加强食品卫生管理,认真执行食品卫生要求,食品做到生熟、成品与半成品、食品与杂物、生熟食品工具、容器分开,防止食品污染,提高食物卫生的合格率;卫生监督机构要做好食品卫生监督,严格执行饮食从业人员准入制,一旦发现伤寒和副伤寒带菌者立即调离。
3.学校、幼托等行业卫生管理 学校、幼托机构等集体单位做好卫生管理,做到食堂内部布局合理,提供卫生安全的食品,操作符合食品卫生要求;食堂人员应持证上岗,定期开展卫生活动,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幼儿晨检,做好日常性消毒隔离工作,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配合开展相关预防控制措施。
(五)粪便与环境污物卫生管理 农村粪缸与厕所要远离饮用水源,要做好粪便无害化;医疗机构的粪便与污水要有无害化处理设施;城镇要做好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每年结合爱国卫生运动,经常进行环境卫生整治,药物消灭苍蝇等,消除苍蝇孳生场所。
(六)预防接种 在伤寒高发地区,可对重点人群如饮食从业人员、中小学生、旅游工作人员、环卫工人、渔民、医务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及高发年龄组人群进行预防免疫。一般在每年流行前期(3~5月份)完成。目前疫苗有伤寒Vi多糖菌苗、伤寒口服Ty21a活疫苗。伤寒Vi多糖疫苗被批准用于2岁以上的人群中接种。仅需接种1剂次,注射7天后产生保护作用。为维持保护力,建议每3年复种一次。接种后保护率在70%左右;但对副伤寒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