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网)牙体缺损临床常用固位形
正确答案:
(1)环抱固位形 是修复体最基本的固位形式,固位力强,牙体切磨表浅,对牙髓影响小,提供的粘结面积大。
(2)钉洞固位形 是深入牙体内的一种较好的固位形式,牙体磨除少,固位力强,常与其他固位形合用。
①深度:深度应穿过釉牙本质界到达牙本质内,一般为2mm。
②直径:一般为1mm左右。
③位置分布:钉洞一般置于避开髓角或易损伤牙髓的部位。前牙一般为1~3个。后牙一般设计2~4个。
④方向:钉洞应相互平行,并与修复体的就位道一致。
⑤钉的表面形态:螺纹状的好。
(3)沟固位形 是凹入牙体表面的半圆形固位形式,常用于3/4冠,它有较强的抗水平以及抗向脱位的作用。
①深度:一般为1mm,且逐渐向颈部变浅。
②长度:尽量长但一般不超过邻面的片切面。
③方向:各沟相互平行,且与修复体就位道一致。
(4)洞固位形 又称箱状固位形。
①深度:洞深应该在2mm以上。
②洞壁:洞形的所有轴壁应与就位道一致,相互平行,不存在倒凹。若敞开不超过2~5。
③洞底:浅者应预备成平面,深者则必须强调底平,防止损伤牙髓。
④鸠尾固位形:用于邻面或者邻面牙体缺损,防止修复体水平脱位。鸠尾峡宽度:前磨牙为颊舌间距的1/2,磨牙为颊舌间距的1/3。
⑤洞缘斜面:一般是沿洞面角做成45°的斜面,其宽度一般为1~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