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2020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型专项训练:简答题(2)
2019年11月14日 来源:来学网1.简述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参考答案](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有无记忆目的或记忆目的是否明确会影响记忆的效果,目的不同.学习者在记忆材料时的组织会有所不同,这样就会影响记忆的效果。首先,要有长远的记忆目标和意图,学习记忆应有计划。其次,记忆的时间意图应准确与明确,以便提高记忆效果。再次,要培养学生直接和间接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机械记忆的特点是基本上不去理解材料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是按照材料呈现的时空顺序进行逐字逐句的记忆。如果将机械记忆的内容,人为地赋予其意义,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记忆效果。在学习中要以意义记忆为主,机械记忆为辅,发挥两种记忆各自的长处,从而提高整个记忆的效果。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人们既可对学习材料做表面加工。也可以做精细加工,即理解材料的意义。研究表明.理解越深.保持就越好。为了理解记忆的材料,应该先对材料进行分析,把它的观点、论据以及逻辑标示出来,然后把它们概括而确切地叙述出来,这样就比较容易记忆和保持。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对材料的组块化实际上就是把若干的组块组合成数量更少的、体积更大的组块的心智操作,它能使输入信息有效地储入长时记忆。对记忆材料可以用多种方式组织加工,常见的组织加工方式是类别群集,即把一系列项目按一定的类别来记忆。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编码是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适合于记忆贮存。如在长时记忆过程中,可采取多重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质量,加深个体对识记材料的理解,使识记信息纳入原有知识结构,不易遗忘。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学过的知识,如果不经过复习,是不可能长久、完全保持在记忆中的。克服遗忘最好的办法是加强复习。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包括: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法的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复习相结合等等。
2.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参考答案](1)德育过程是学生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知、情、意、行之间不可孤立或割裂来看,它们之问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经验将德育工作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可见个体品德的发展绝不是其中的某一个要素的发展.而是知、情、意、行的同时发展.缺乏任何一个要素的发展.品德发展都是不健全的。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一个人品德的发展是与其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这种交互作用就是一种活动.个体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和发展自己的品德:而且.品德的发展也必然是个体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结果。
(3)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发展过程。学生现有的品德状况是学生接受外在道德要求的起点,个体能够接受外在的道德要求都与他现有的品德状况相关。而这种矛盾就是外在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道德水平的矛盾。通过品德结构内部心理矛盾的运动促使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自觉,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一个人良好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和矫正训练的过程。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
3.简述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遵守哪些要求?
[参考答案](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度要适度。学校应通过班主任来调节学生各科作业的总量,防止学生负担过重。凡能在课内完成的作业,就不应当布置到课外去做。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对比较复杂的作业,教师也可以适当地提示,但这种提示应是启发性的,不能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
(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检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巩固的程度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以便发现教和学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
4.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其具体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种:
(1)遗传。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生理前提,但并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2)环境。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5.简述影响遗忘的因素。
[参考答案]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材料的性质。学习材料的性质指材料的种类、长度、难度、系列位置以及意义性。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遗忘得慢;形象、直观的材料比抽象的材料遗忘得慢;比较长的、难度较大的材料遗忘快。由于材料的系列位置不同,保持效果也有差异,凡是能引起主体兴趣,符合主体需要、动机。激起主体强烈情绪,在主体的工作、学习、生活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材料,一般不易遗忘;反之,则遗忘得快。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一般说来,材料越多,越容易遗忘。另外学习程度太小或太大,都不利于对知识的记忆。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l50%,记忆效果最好。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一般说来,长久的识记任务有利于材料在头脑中保持时间的延长,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内容则容易遗忘。
(4)识记的方法。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的效果好得多。
(5)时间因素。根据遗忘规律,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快.随后逐渐变慢.学习内容的保存量随时间减少。
(6)情绪和动机。学习者的情绪和动机等也影响遗忘进程。学习者情绪差、动机弱、目的不明确都不利于记忆。
合肥良学教育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合肥良学教育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合肥良学教育—未来因学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