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

1801. 某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60×10⁴t/a,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井下目前布置有一个开采的采煤工作面,1个备采工作面,5个掘进工作面,其中一个炮掘工作面。矿井通风方式为混合式,通风方法采用机械抽出式。采煤工作面采用全负压通风,掘进工作面均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具有“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功能。2020年瓦斯鉴定结果为低瓦斯矿井。 10306掘进工作面采用爆破作业方式掘进,设计长度167m,采用锚网索梁联合支护。2020年11月20日已掘进施工11m,为半煤岩巷,毛断面7.29m²。工作面有40T刮板输送机一部,风动锚杆钻机1台,风钻2台,且在2020年9月10日该工作面发生1起刮板输送机伤人事件。 11月20日10时左右,10306掘进工作面炮眼施工完毕,首先起爆了工作面下部的29个炮眼(工作面实际打眼38个,分为上部炮眼9个,下部炮眼29个)。班长贾某与副班组长李某在工作面连接雷管脚线快结束时,贾某走出工作面找到另一爆破工张某,张某在没有听清的情况下启动了发爆器,结果造成在掘进工作面迎头连线的李某死亡。 事故调查组调查后,认定爆破工张某未履行连接爆破母线的职责,在未执行“三人连锁”爆破制度的情况下直接启动发爆器,是造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且张某的安全培训记录不全。调查中还发现,第一次进行起爆的炮眼,封泥长度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且存在放糊炮的违章现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三人连锁”爆破制度。 2.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简述炮眼深度(1m以下)和炮眼封泥应遵守的规定。 3.依据《煤矿安全培训规定》,说明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的内容。 4.简述刮板输送机使用安全技术要求。
1802. 某煤矿设计生产能力1.20MVa,2004年11月投产,2008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1.80Mt/a。该矿为高瓦斯矿井,有冲击地压危险,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最大涌水量为2000m³/h,采用双回路供电。井田内有8号煤层和10号煤层两个可采煤层,均为自燃煤层,平均厚度为6.68m。 目前有8号煤层4采区和10号煤层5采区两个生产采区,采区上山两翼布置走向长壁综采工作面,8号煤层布置8402综采工作面,10号煤层布置一个备用综采工作面。 2020年10月15日,该煤矿邀请专家组进行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预验收。专家组在检查中发现:该煤矿共配备生产、掘进、通风、机电4名副总工程师;1月生产原煤15.2×10⁴t,2月生产原煤17.5×10⁴t;进风大巷有1盏照明灯失爆;8402综采工作面生产班安排了51名职工作业,有1台电气开关失爆;8号煤层4采区东翼有2个煤巷掘进面和1个半煤岩巷掘进面同时掘进;主排水泵房的工作水泵额定工作能力为2500m³/h;水灾专项应急预案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处置程序和注意事项4部分内容。 该煤矿针对专家检查发现的问题,矿长口头指定了整改责任人,但没有开展实际整改工作,最终导致该矿未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验收。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补充该矿水灾专项应急预案缺少的两项内容。 2.根据《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指出该矿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 3.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辨识该矿8402综采工作面的重大安全风险。
1803. 某井工煤矿采用平硐-斜井开拓方式,机械抽出式通风,其中主、副井为平硐,回风井为斜井;矿井有一个可采煤层;经鉴定,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开采煤层自燃倾向性类别为容易自燃。 矿井开采原煤由主平硐运至地面后经皮带走廊送入选煤厂,洗选后的精煤送入5000t储煤仓。井下的矸石由矿车从平硐运出后,用矸石山绞车提升运至翻矸架排放。 矿井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采用综采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通风方式为U形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综掘工艺,锚杆支护,局部通风机通风;采掘工作面均安装有防尘管路、洒水降尘装置和隔爆水棚。 该煤矿配备了经安全培训合格的矿长、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通防副总工程师等管理人员,设置有安全科等安全管理机构,建有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编制有完整的事故应急预案。近年来,由于安全管理到位,生产状况良好,井下未发生伤亡事故。但2017年10月8日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该矿员工甲在骑车上班途中闯红灯与正常行驶的车辆相撞,造成重伤骨折。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列出皮带走廊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2.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判断员工甲是否应被认定为工伤,并列出应视同工伤的情形。 3.列出矿井煤尘爆炸应急预案编制的程序。 4.列出矿长的安全管理职责。
1805. 某煤矿属于地下矿,2020年核定的生产能力为120×10⁴t/a,煤层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煤的自然发火期为3~6个月,煤尘具有爆炸性。该矿职工数量为1200人,职工每天工作时间为8h,有效工作天数为330天。该矿井2020年发生大小事故共8起,死亡2人,重伤5人,20人轻伤。 导致2人死亡的事故是由于该矿一采煤工作面采空区发生火灾产生的烟气所致,且员工对火灾发生前的预兆认识不清,也没有按照演练中的避灾路线进行逃生。后经调查,采空区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是回采工作面的回采率不高,在采空区中遗留有大量的煤炭,为煤炭燃烧提供了物质基础。且在2020年3月,回采工作面的回采未能实现正规循环,推进速度较慢,给煤炭和氧气的反应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为防止采空区火灾的发生,该矿一方面要求各个采煤工作面提高回采率,另一方面建立了灌浆防灭火系统,对火区进行了惰化处理。同时,该矿加强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及考试内容中明确了火灾发生前的征兆,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进行处理。经过一段时间治理后,采空区火灾现象逐步减少。 2020年7月5日,为提升本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该矿参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计划逐步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该煤矿2020年的百万工时死亡率和百万吨死亡率。 2.依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指出该煤矿应建设的标准化要素内容。 3.该矿除采取灌浆防灭火措施外,还可采取哪些防灭火措施? 4.简述该矿建立的灌浆防灭火系统中选择的制浆材料应满足的要求。
1807. F煤矿2020年核定生产能力为120×10⁴t/a,矿井采用斜井立井综合开拓,-650m为现生产水平,矿井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式。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煤层为4号煤层,平均厚度为2.2m,煤层倾角为8°~15°,煤层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煤尘具有爆炸性。 该矿布置在4号煤层的掘进工作面为进风巷,该工作面直接顶为深灰色薄层状、具有明显水平层理的碳质细砂岩(3~5m),基本顶为深灰色薄层状细砂岩与粉砂岩互层(6.2~10m),且该区域断层、褶曲构造分布广泛。巷道设计沿顶板掘进,设计长度为600m,采用25U型钢金属拱形架棚配合木板进行支护,断面积为10.4m²,采用综掘机进行掘进作业,当遇有硬岩时,采用打眼爆破的方式进行作业。 2020年6月13日,进风巷掘进工作面遇到硬岩,其掘进方式变为炮掘,为提高循环进尺,在打眼装药过程中,早班班长张某与装药工共同决定加大装药量。在完成第一次爆破后,张某未等待规定时间即安排工人进入掘进工作面继续进行支护工作,其间部分员工感到呼吸不适,同时发现部分支架有倾倒情形,且未支护范围超过了作业规程中规定的控顶距。为提高施工速度,班组人员在架设支护时,未按照规定使用临时支护进行空顶作业,当班安全员虽然发现该违章行为,但是未予以制止,结果在架设棚腿的过程中,顶板存在的危矸发生冒落将作业人员砸伤。事后调查发现,该班组作业人员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未落实到位,且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辨识掘进工作面掘进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2.简述上述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 3.简述矿山顶板事故抢救中的一般原则。 4.当该掘进工作面遇到地质破坏带时,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
1808. 某地下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120×10⁴t/a,职工人数为1100人,其通风方法为抽出式,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8.2m³/t,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5m³/min,且经过检测鉴定,各个掘进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均小于3m³/min,各采煤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均小于5m³/min。 2020年1月25日该矿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该起事故是由2100石门掘进工作面揭露5号煤层时引发,突出的煤岩及瓦斯造成该班组7人死亡,附近1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235万元。该班组中的关某由于在上班途中,受到闯红灯的汽车撞击而受伤,未赶上当天的掘进作业,关某以此为由向该矿申请工伤,但矿方以其未上班为由予以拒绝。 该起事故发生后,该矿依照规定向有关部门进行了报告并积极采取措施整改,在相应的石门揭煤工作面中采取局部防突措施,取得了一系列效果,之后该矿技术人员向矿领导提出应当建立煤与瓦斯抽采系统的建议,以从根源上解决瓦斯问题。但矿方考虑到成本等问题后,未予以同意。之后,相关安全检查部门也加大了对该矿的检查力度,要求该矿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及《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中的有关规定,严格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该矿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了积极整改,此后该矿未再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关某受到的伤害是否为工伤,并说明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2.判定该矿井的瓦斯等级并说明判定依据。 3.简述在石门揭煤工作面可采取的局部防突措施。 4.判定该矿井是否应建立瓦斯抽采系统,并说明哪些矿井必须建立瓦斯抽采系统。
1809. J矿属于省属国有重点煤矿,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120×10⁴t/a,矿井涌水量超过600m³/h。该矿共有职工950人,依照相关规定,J矿为全矿人员缴纳了工伤保险费用;该矿建有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制定并实施了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了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矿长及安全副矿长等经考核合格,特种作业人员经过考核合格,取得了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J矿井田范围内有一条河流过,当雨季时,河水会通过导水裂隙进入到采空区中形成积水。该矿有3层主采煤层,分别为1号、2号和3号煤层,其中1号煤层顶板上覆松散含水层,2号煤层顶板上覆裂隙含水层。该矿在开采3号煤层时,由于开采深度较大,还曾引发奥灰水透水事故,事故处置完后,J矿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水措施,对奥灰水进行了治理。 2019年12月14日,J矿发生另外一起透水事故。当天,某掘进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发现煤壁有“挂红”“挂汗”等现象,现场工人向当班班长及带班领导进行了汇报,但基于以往经验,班长及带班领导认为其属于正常现象,未停止掘进作业,且该矿对探放水工作不重视,也没有实行先探后掘的规章制度。当施工完当班第二排锚杆支护后,掘进机在切割煤壁时,突然发生透水事故,大量积水涌入掘进空间,冲垮井巷及相关设备,并造成该班组人员6人死亡,15人受困,后经救援,15人得以脱险。 后经调查,该次透水是由于掘进工作面未严格执行探放水制度,掘透了3号煤层的采空区积水所致;且J煤矿对防治水工作不重视,未探明井田范围内老空区的分布,亦无相关区域掘进地质说明书、探放水设计等原始资料;J煤矿对隐患整改不彻底且安全培训走过场,应急处置能力不足。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矿在开采过程中,已知的矿井水害类型有哪些? 2.依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该矿为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已经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3.简述该矿安全副矿长安全培训的内容。 4.简述该矿在以后探放老空水的过程中应落实好的具体措施。
1810. 某矿井为地下矿,目前矿井核定综合生产能力为470×10⁴t/a,证照齐全,井田开拓方式采用立井、多水平集中运输大巷、集中上山、阶段石门开拓方式,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全部垮落采煤方法,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公司共有4个综采队、3个掘进区、1个开拓区,现有员工5012人。煤种为肥煤,煤尘均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在29.4%~34.89%之间。 该矿由于采掘接替紧张,在开拓新水平过程中,在尚未形成完整通风系统的前提下,在新水平采用“剃头下山”开采来保证矿井产量。开拓新水平后,瓦斯鉴定结果为高瓦斯矿井。 该矿于2017年6月因相关工人违章作业,违反“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规定,发生1起运输事故;2018年3月某掘进工作面相关人员因未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发生1起顶板事故(局部冒顶),2起事故分别造成1人死亡。当地煤矿监察部门在对上述事故调查的基础上,加大了对该煤矿的监察力度,发现了上述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且发现该矿井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不完善。该矿根据地方煤矿安全监察部门的检查通报情况,重新编制了矿井瓦斯专项应急预案并对“剃头下山”开采隐患进行了整改。此后,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矿井根据国家标准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简述该煤矿“剃头下山”开采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2.简述该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内容。 3.简述该煤矿编制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的程序。 4.简述专项应急预案包含的要素及编制应急预案前风险评估的内容。 5.当接到井下掘进工作面发生顶板事故时,该煤矿应当采取哪些应急处置措施?
1811. A集团公司为某省大型煤炭集团,其中下属的4个煤矿基本情况如下:甲煤矿为地下矿,2020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如下,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5m³/min,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9.5m³/min,各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均小于3m³/min,各采煤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均小于5m³/min。地下煤矿乙2020年瓦斯鉴定为低瓦斯矿井。露天矿丙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10⁴t/a,且2019年和2020年各发生一起边坡滑坡事故。丁煤矿在2019年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之后建立了瓦斯抽采系统。 2020年,A集团公司对甲煤矿和丁煤矿进行了重点检查,并发现如下问题:①甲煤矿的瓦斯抽采系统不能正常使用;②甲煤矿一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达到2.0%,但仍继续作业;③甲煤矿一掘进工作面未使用临时支护进行空顶作业;④丁煤矿建立了井下临时瓦斯抽采系统;⑤丁煤矿未进行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⑥丁煤矿一掘进工作面风量不足;⑦丁煤矿一采煤工作面瓦斯超限后未能报警。 A集团公司要求下属煤矿对检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积极整改,确保安全生产。丁煤矿对近两年的费用支出进行了统计,主要花费项目范围: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支出,“一通三防”等设备改造支出,实施采空区治理支出,锚杆支护材料支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支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支出,配备安全帽及自救器等用品支出,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的支出等。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资〔2022〕136号),指出A集团公司下属各煤矿安全费用提取标准。 2.依据《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指出A集团公司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 3.指出丁煤矿哪些费用属于安全费用的使用范围。 4.简述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方案内容。
1812. 某煤矿2020年核定的生产能力为470×10⁴t/a,按照规定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矿井采用立井、水平集中运输大巷、集中上山、阶段石门开拓方式。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全部垮落法,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公司现有员工4506人。 该矿水文地质条件类型为复杂,在主采煤层7号煤底板处分布有奥灰含水层,平均埋藏深度为500~600m,对该矿的开采影响很大,并且井田范围内分布有不同形态大小的岩溶陷落柱。1992年该矿某采煤工作面因导通一陷落柱而引发透水事故,导致全矿井被淹。自事故发生后,该矿加强水文地质方面的工作,配备了专业的防治水技术人员和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并且上述人员由矿安全检查部门代为管理。2020年该矿已开采最后一个水平,为提高煤炭产量,矿长召集总工及其他技术人员探讨开采留设的防隔水煤柱,虽有技术人员提出开采隔水煤柱会导致底板突水可能,但最终还是一致同意进行开采。 2020年12月在隔水煤柱中布置开采的采煤工作面底板发生破裂,最终引发突水事故,事故共导致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52万元。事故发生前,该采煤工作面已明显出现突水征兆,但是矿方没有采取撤人的措施,导致事故损失加大。事故发生后,由于矿方没有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也没有组织过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救援工作陷入混乱状态,在政府有关部门的介入后,积极进行抢救,将事故损失降到了最低。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列出该矿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并指出重大事故隐患报告的内容。 2.简述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的突水预兆。 3.简述该矿制定的综合预案包含的内容并指出应急保障中应包含的内容。 4.列举底板灰岩水的防治方法。
1813. 甲煤矿2020年核定的生产能力为210×10⁴t/a,其所属公司为丁企业,采用斜井开拓,采煤工艺为综采放顶煤。矿井所开采煤层为3号和4号煤层,其自燃倾向性为自燃,瓦斯鉴定等级为低瓦斯矿井。其井田范围内老空水数量较多,水文地质类型为复杂。 40108运输巷掘进工作面设计长度为841m,采用锚网索支护,掘进方式为综掘。丁企业将该掘进工作面作为独立工程整体发包给乙公司,并明确涉及该掘进工作面的所有事宜均由乙公司负责,但乙公司没有相应防治水的安全管理经验,其组建的掘进队伍亦没有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和专职探放水队伍,临时拼凑人员组成了探水队。40108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地质资料显示,其前方及东侧区域存在老空区、废弃巷道和大量老空积水。在具体掘进过程中,为尽快完成掘进施工任务,乙公司未能按照防治水设计施工探放水钻孔,且编制的探放水设计中钻孔数量及间距不符合《煤矿防治水细则》中的规定。 2020年11月11日,40108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掘进到210m时,由于超出允许掘进距离直接掘透废弃巷道,导致大量老空水瞬间涌出,造成事故发生。事故当场造成5人死亡,后经矿山救护队救援,被困的10人安全升井。后经问询,该10人由1名有经验的老工人赵某带领,躲避到透水点以上的独头巷道中。其他人员未参加过类似的应急演练,也未接受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公司提供的应急预案没有针对性。该起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2570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煤矿整体托管安全管理办法(试行)》,说明承托方应具备的条件。 2.依据《煤矿防治水细则》等相关规定,简述在布置探放水钻孔时应遵循的规定。 3.简述应急演练的基本内容。 4.指出40108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存在的违规行为。 5.若丁企业将甲煤矿整体托管于某具有资质的企业,依据《煤矿整体托管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简述两公司签订的托管合同协议应明确的内容。
1814. L煤矿为设计生产能力300×10⁴t/a的地下煤矿,后进行了扩建,在扩建前该矿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了预评价。2018年批复L煤矿核定生产能力为420×10⁴t/a,并配套建设同等规模的选煤厂。矿井证照齐全、合法有效。 矿井采用立井单一水平开拓,走向长壁采煤法、综采放顶煤采煤工艺。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所开采的3号煤层具有强冲击倾向性,煤层顶板岩层具有弱冲击倾向性,底板冲击倾向性未经鉴定。 矿井装备了1套覆盖全矿井的SOS微震监测系统,2采煤工作面各安装1套应力在线监测系统,配合钻屑法、电磁辐射法对采掘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进行检测;冲击危险煤层采煤工作面采用大直径钻孔卸压、底煤爆破等措施实施防冲措施。 1305综放工作面东邻一采区轨道下山,西邻七采区边界,北侧为回采完毕的1304工作面,南为回采完毕的1306和1307工作面。1305工作面于2020年4月2日掘进施工完毕,7月25日安装完成,7月27日开始生产。 7月28日夜班2时45分左右,采煤机正在割煤,工作面突然出现煤炮,跟班副队长邢某和安监员王某决定暂停生产撤人,在准备撤人时,工作面内突然发生巨大声响和震动,发生了冲击地压,工作面内的19名工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造成2人重伤。 L矿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下达停产撤人的命令,后经调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1305属于孤岛工作面,应力集中,且受到采煤机的扰动,诱发了冲击地压。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L煤矿冲击地压监测方法的类别。 2.依据《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简述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内容。 3.简述冲击地压的显现特征。 4.当采煤工作面发生冲击地压后,L煤矿应采取哪些应急处置措施?
1816. A煤矿属于地下矿,核定生产能力为180×10⁴t/a,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单水平开拓,采用走向长壁后退综采放顶煤采煤法。2019年9月,相关单位先后对该矿开采煤层及顶底板进行了冲击倾向性鉴定,整体评价为中等冲击地压矿井。且该矿井瓦斯等级为高瓦斯矿井。 该矿按规定建立了冲击地压防治领导机构,明确了矿长和总工程师等人员的防冲职责,组建了防冲科和防冲队,装设了以微震、地音为主,包含煤体应力、电磁辐射、支护体受力和钻屑法一体的综合监测预警系统,采取大直径钻孔、断顶、煤体爆破等卸压和解危方法,建立了锚网索+可缩全封闭式U形棚+液压支架为主的三级支护体系。 A煤矿305综采工作面区域内有F13和K1正断层,其中305综采工作面运输巷距巷口100~500m区域内为强冲击危险区,该巷采用锚网索+U形棚全封闭式“O”形支护,使用防冲液压支架加强支护。2019年10月9日17时,31人到达305综采工作面各作业地点,其中运输巷19人,实行多段平行作业,且均位于强冲击危险区,工作面11人,回风巷瓦检员1人。19时48分,综采一区工程师在检查305综采工作面下隅角附近顶板时,被运输巷冲出的气浪冲倒,之后其向矿调度室报告了事故,最终事故造成9人死亡,1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906.06万元。后经调查,在305综采工作面下出口0~220m运输巷范围内发生冲击地压,该处受构造应力及采掘活动影响,应力水平上升,放顶煤采动诱发断层活化导致弹性能突然释放,从而导致了本次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同时A煤矿防冲管理制度未明确进入冲击危险区域的人员数量;全员防冲安全教育培训效果差,相关作业C员及安全管理人员对冲击地压知识掌握不足。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冲击危险性评价可采用的方法及评价结果分级。 2.简述该煤矿总工程师在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中的职责。 3.简述该煤矿矿长在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中的职责。 4.指出A煤矿在防治冲击地压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
1817. 某煤矿为设计生产能力60×10⁴t/a的地下矿,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主采14号、16号煤层,现生产水平共2个。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边界式,2019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低瓦斯矿井,煤尘爆炸指数为9%,之后该矿将主采煤层自行认定为无爆炸危险性煤层,煤层具有自燃倾向性。 该矿煤尘较大,建立了综合防尘系统,为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按照相关技术规定,于近期采购了一批防尘口罩,并教育、要求现场工人进行佩戴,做好相关宣传教育工作。 2020年11月23日,采煤六区人员开始下井接班,由于采煤工作面遇有火成岩,需要使用爆破的方法进行处理。在使用凿岩机打眼过程中,由于防尘管路系统长时间处于故障状态,工人在干打眼的状态中完成了炮眼的钻进工作,造成现场粉尘浓度较大。装药前,班长等人员按照规定进行了洒水,然后进行了第一次爆破作业,但爆破效果不佳。在现场煤尘较大,同时也没有采取洒水降尘等措施的情况下,爆破工进行了第二次爆破工作,结果引发现场煤尘爆炸,事故最终造成11人死亡,9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826.6万元。 事后调查发现,爆破工未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也没有取得相应资质。在封堵炮眼过程中,未使用水泡泥封堵严实,造成裸眼爆破等违章行为。现场虽然有安全员在场,但其并未制止相关人员的违章行为。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上述事故中暴露出的问题。 2.简述煤层注水设计中应考虑的参数。 3.该煤矿在选择防尘口罩时,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4.指出该矿煤尘爆炸性鉴定的基本要求。
1818. B煤矿为设计生产能力15×10⁴t/a、证照齐全的地下矿井。其所采煤层自燃倾向性均为不易自燃,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2019年该矿的瓦斯等级鉴定结论为低瓦斯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中等。B煤矿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布置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3条井筒。该矿明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但限于条件,只设置了安全副矿长一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暂由井下作业班长兼任;该矿同时设立了生产技术科、通防科、地测科等职能部门。 该矿采用锚杆支护的2142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进行通风,布置形式为压入式。2020年12月5日,2142掘进工作面在掘进到350m处时,遇有硬岩,于是技术副队长决定采用打眼爆破的方式进行掘进。在爆破结束后,班长王某发现掘进工作面迎头出现一直径为1m左右的孔洞,后经证实为地下采空区,王某随身携带的便携式瓦斯检测仪及迎头的瓦斯检测仪开始报警,显示浓度为4.26%,王某为及时完成当班任务,遂将瓦斯检测仪关闭,并命令现场工人用风筒对准迎头悬挂的检测仪,后浓度逐渐显示为0.8%。班长王某继续组织现场工人进行作业,支护完第一排锚杆后,继续进行打眼爆破作业,结果在第二次爆破后引发瓦斯爆炸,爆炸共造成15人死亡,3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为1500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该起事故的事故等级,说明理由,并说明该起事故应由哪一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请简述该矿安全副矿长的安全生产职责。 3.分析该起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4.为防止类似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该矿应采取的措施。
1819. D煤矿核定生产能力为180×10⁴t/a,证照齐全。井田内未见断裂和岩浆活动迹象,地质构造属简单类。矿井采用斜、立井开拓,单水平上下山布置,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方法、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矿井为低瓦斯矿井,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Ⅰ类容易自燃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复杂。 D矿井开采的4号煤层顶板充水水源根据其赋存特征可分为两大类,松散型孔隙含水层和裂隙含水层。该矿在2015年12月和2016年3月分别发生过1次小型采煤工作面透水事故,但是没有引起该矿矿长的重视。2020年5月24日,ZF202采煤工作面在开采推进过程中,发现8号支架前有淋水、20号支架顶部破碎的现象,现场班长和技术人员查看后,要求采煤机割煤时注意跟机拉架,防止架前漏顶漏矸,同时加强支架检修,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尽快通过当前不利的开采条件。且当班安全员也未提出任何撤退的建议。3时左右,由于液压支架未及时进行支护,防护不当,7~9号支架架间淋水突然增大,水色发浑,清煤工人赵某立即报告给带班副队长关某,关某通过工作面声光信号装置发出撤退命令,但在撤离过程中,其听到巨大声响,并伴有强大的气流。 副队长关某撤退到安全地点后,向矿调度室进行了汇报,矿方启动了应急预案,并向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了报告,最终该起事故造成11人死亡。事后调查发现,该采煤队制定的作业规程等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未能明确相关作业情况。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指出ZF202采煤工作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2.简述工作面冲积层水的突水预兆。 3.简述发生透水事故后,该煤矿应采取哪些应急处置措施。 4.简述该矿矿长安全培训的内容。
1820. 某开采单一煤层的冲击地压矿井,各类证照齐全。该矿明确了各级负责人的冲击地压防治职责,编制了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且每年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制定了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培训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 该矿2211采煤工作面为孤岛工作面,开采深度448~460m,倾斜长度180m,走向长 度1000m,与两侧采空区之间设计留有30m宽的煤柱,煤层伪顶为0.2~3m的炭质页岩,直接顶为5.2~14.9m的灰色粉砂岩,基本顶为19.3~70.4m的中粗砂岩,局部发育有断层。该工作面回风巷在掘进至657m接近前方断层时,发生一起冲击地压事故,导致该工作面回风巷590~630m处底鼓、冒顶严重。当班出勤的15名员工中,6人被困掘进工作面附近,其余9人撤离至安全地点。事故发生后,煤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护队下井救援。经过24小时全力抢救,被困人员全部脱险,除爆破员左腿胫骨骨折外,其他人员均未受伤。为吸取本次事故教训,该矿以《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为依据,重新编制了防冲设计,加强了冲击危险性预测、监测工作,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区域与局部防冲措施,完善了防冲管理制度和安全防护措施。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指出煤矿主要负责人、总工程师和其他负责人在防治煤矿冲击地压工作中的职责分工。 2.列出此次冲击地压事故发生的客观影响因素。 3.列出冲击地压矿井的冲击危险性监测方法。 4.分别列出适合于该矿的区域与局部防冲措施。 5.列出2211工作面冲击地压安全防护措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