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选课
题库
2025卫生
讲师
考试资讯
员工核验
防骗
400-118-6070
登录
注册
(来学网)
手术基本操作(切开、止血、缝合、打结与拆线)
正确答案:
(一)切开(5分)
(1)切割前固定皮肤,小切口由术者用拇指和示指在切口两侧固定。较长切口由助手在切口两侧或上下用手指固定。(1分)
(2)切开皮肤时,一般可使用垂直下刀、水平走刀、垂直出刀,要求用力均匀,皮肤和皮下组织一次切开,避免多次切割和斜切。(2分)
(3)切开皮下组织、止血后,用治疗巾覆盖切口创缘四周,以避免深部组织污染。(1分)
(4)切开时应防止损伤深部组织器官。(1分)
(二)止血(5分)
彻底止血不但可防止手术出血,还可以保证手术区域清晰,便于手术操作,保证手术安全进行。止血方法有压迫、结扎、电凝、缝合、止血剂填塞以及使用激光刀、冷刀和新近发明的离子刀等。
1.压迫止血:适用于较广泛的创面渗血;对较大血管出血一时无法显露出血点时,可暂时压迫出血,在辨明出血的血管后,再进行结扎止血。
①一般创面用干纱布直接压迫出血数分钟,即可控制止血。
②渗血较多时,可用热生理盐水纱布压迫创面3~5分钟,可较快控制渗血。
③出血量大、病情危急时,可用纱布条或纱布垫填塞压迫止血,一般3-5天病情稳定后再逐步取出。
④局部药物止血法:用可以吸收的止血药物填塞或压迫出血、渗血处,以达到止血目的。常用的有明胶海绵、羟甲基纤维素纱布及中草药提取的止血粉等。
⑤骨髓腔出血时,可用骨蜡封闭止血。
2.结扎止血:结扎止血是常用的止血方法,先用止血钳的尖端对准出血点准确地夹住,然后用适当的丝线结扎和缝扎。
(1)方法
①单纯结扎止血:先用止血尖钳夹出血点,然后将丝线绕过止血钳下的血管和周围少许组织,结扎止血。结扎时,持钳者应先抬起钳柄,当结扎者将缝线绕过止血钳后,下落钳柄,将钳头翘起,并转向结扎者的对侧,显露结扎部位,使结扎者打结方便。当第一道结收紧后,应随之以放开和拔出的动作撤出止血钳,结扎者打第二道结。遇到重要血管在打好第一道结后,应在原位稍微放开止血钳,以便第一道结进一步收紧,然后再夹住血管,打第二道结,然后再重复第二次打结。
②缝扎止血:适用于较大血管或重要部位血管出血。先用止血钳钳夹血管及周围少许组织,然后用缝针穿过血管端和组织并结扎,可行单纯缝扎或8字形缝扎。
(2)注意事项
①钳夹止血时必须看清出血的血管,然后进行钳夹,不宜钳夹血管以外的过多组织。
②看不清时,可先用纱布压迫,再用止血钳钳夹。不应盲目乱夹,尽可能一次夹住。
③对大、中血管,应先分离出一小段,再用两把止血钳夹住血管两侧,中间切断,再分别结扎或缝扎。
④结扎血管必须牢靠,以防滑脱。对较大血管应予以缝扎或双重结扎止血。
⑤钳的尖端应朝上,以便于结扎。撤出止血钳时钳口不宜张开过大,以免撑开或可能带出部分结在钳头上的线结,或牵动结扎线撕断结扎点而造成出血。
⑥结扎常用的有方结、外科结、三重结。其中方结最为常用,对于大血管或有张力缝合后的多用外科结,对于较大的动脉及张力较大的组织缝合则多用三重结。
3.电凝止血
①利用高频电流凝固小血管止血,实际上是利用电热作用使血液凝结、炭化。
②适用于皮下组织小血管的出血和不适宜用止血钳钳夹结扎的渗血。但不适用于较大血管的止血。操作时可先用止血钳将出血点钳夹,然后通电止血;也可用单极或双极电凝镊直接夹住出血点即可止血。
(三)缝合(5分)
缝合方法种类繁多,不同部位、不同组织常采用不同的缝合针、缝合线及缝合方法。根据缝合后切口边缘的形态分为单纯缝合、内翻和外翻合三类。
1.单纯缝合:单纯缝合为手术中最简单、最常用的缝合方法,用于皮肤、皮下组织,肌膜,腱膜及腹膜等。间断缝合用于皮肤、皮下和腱膜的缝合。8字缝合为双间断缝合,用于张力大的组织、肌腱及韧带的缝合。连续缝合多用于腹膜和胃肠道后壁的内层吻合。锁边缝合用于胃肠道后壁内层的吻合,并有较明显的止血效果。
2.内翻缝合:内翻缝合多用于胃肠道吻合,将缝合组织内翻,缝合后边缘内翻,外面光滑,可减少污染,促进愈合。连续全层内翻缝合,用于胃肠道吻合的前壁全层缝合。间断内翻缝合常用于包埋组织,也属于浆肌层缝合。
3.外翻缝合:缝合时使组织边缘向外翻转,有利于保证内面光滑及皮肤切口的愈合,在血管吻合中常用。常用的外翻缝合法为间断褥式缝合,它分为垂直褥式缝合和水平褥式缝合两种。
4.减张缝合:常用于腹部手术后,当切口张力过大、污染重、病人营养不良、术后切口裂开可能性较大时,多采用减张缝合,缝合时要求腹膜外全层缝合。可采用单纯间断缝合、水平褥式缝合、垂直褥式缝合,缝合打结时,常自缝线穿一硅胶或橡皮管以防止缝线勒坏皮肤。
(四)打结(5分)
1.打结方法有3种:(3分)
(1)单手打结法:其特点为简便迅速,故而常用。
(2)双手打结法:其特点为结扎较牢固,但速度较慢。
(3)器械打结法:即止血钳打结法,术者用持针钳或止血钳打结,适用于深部狭小手术视野的结扎、肠线结扎或结扎线过短时。
2.打结要点:两手用力要相等,两手用力点及结扎点三点在一个面成一线,不能向上提拉,以免撕脱结扎点造成再出血。打第二个结时,第一个线结注意不能松扣。(2分)
(五)拆线(5分)
组织内的缝线无需拆除,皮肤缝线需要拆除,拆线时间根据缝合部位和手术方式决定,一般头、面、颈部伤口4~5天拆线,胸、腹、背、臀部伤口7~9天拆线,会阴部伤口5~6天拆线,四肢伤口10~14天拆线,减张伤口14天拆线。
1.操作步骤(2分)
①揭开敷料,暴露缝合口,用汽油或松节油棉签擦净胶布痕迹。
②用2%碘酒、70%酒精或碘伏先后由内至外消毒缝合口及周围皮肤5~6cm,待干。
③检查切口是否已牢固愈合,确定后再行拆线。
④用无齿镊轻提缝合口上打结的线头,使埋于皮肤的缝线露出,用线剪将露出部剪断,轻轻抽出,拆完缝线后,用酒精棉球再擦拭一次,盖以敷料,再以胶布固定。若伤口愈合不可靠,可间断拆线。
⑤如伤口表面裂开,可用蝶形胶布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后,将两侧拉合固定,包扎。
⑥拆线时动作要轻,不可将结头两端线同时剪断,以防缝线存留皮下。
2.注意事项(1分)
①剪线时的部位不应在缝合线的中间或线结的对侧,否则拉出线头时势必将暴露在皮肤外面的、已被细菌污染的部分缝合线拉过皮下,增加感染机会。
②拆线时最好用剪尖去剪断缝合线,可避免因过分牵引缝合线而导致疼痛和移动缝线致局部感染。
③拆线后1~2天应观察伤口情况,是否有伤口裂开,如伤口愈合不良或裂开时,可用蝶形胶布牵拉和保护伤口至伤口愈合。
3.提问:什么情况下,应考虑延迟拆线?(2分)
答:①严重贫血、消瘦和恶病质者;②严重失水或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尚未纠正者;③老年体弱及婴幼儿病人伤口愈合不良者;④伴有呼吸道感染,咳嗽没有消除的胸腹部伤口;⑤切口局部水肿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者。
上一题
下一题
基本操作
手术区消毒、铺巾
试做
换药与拆线
试做
戴无菌手套
试做
穿、脱隔离衣
试做
穿、脱手术衣
试做
吸氧术
试做
吸痰术
试做
胃管置入术
试做
三腔二囊管止血法
试做
导尿术
试做
动、静脉穿刺术
试做
胸腔穿刺术
试做
腹腔穿刺术
试做
腰椎穿刺术
试做
骨髓穿刺术
试做
手术基本操作(切开、止血、缝合、打结与拆线)
试做
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
试做
清创术
试做
脊柱损伤的搬运
试做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
试做
×
友情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