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公司中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部编制了基坑明挖法、结构主体现浇的施工方案。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须先降方至两侧基坑支护顶标高后再进行支护施工,降方深度为6m,黏性土层,1:0.375放坡,坡面挂网喷浆。横断面如下图所示。施工前对基坑开挖专项方案进行了专家论证。
基坑支护结构分别由地连墙及钻孔灌注桩两种形式组成,两侧地连墙厚度均为1.2m,深度为36m;两侧围护桩均为φ1.2m钻孔灌注桩,桩长36m,间距1.4m。围护桩及桩间土采用网喷C20混凝土。中隔土体采用管井降水,基坑开挖部分采用明排疏干。基坑两端末接邻标段封堵墙。
基坑采用三道钢筋混凝土支撑+两道φ609×16钢支撑,隧道内净高12.3m,汽车吊配合各工序吊装作业。
施工期间对基坑监测的项目有围护桩及降方层边坡顶部水平位移、支撑轴力,随时分析监测数据。
地下水分布情况如横断面示意图所示。
(来学网)
问题
1.本工程涉及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较多,除降方和基坑开挖支护方案外,依据背景资料,另补充三项需专家论证的专项施工方案。
2.分析两种不同支护方式的优点及两种降排水措施产生的效果。
3.本工程施工方案只考虑采用先降方后挂网喷浆护面措施,还可以使用哪些常用的坡脚及护面措施?
4.降方工作坡面喷浆不及时,发生边坡失稳迹象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5.补充基坑监测应监测的项目。
正确答案:
1.(1)降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2)隧道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3)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专项施工方案。
2.(1)外侧选择地连墙起止水帷幕作用(隔离地下水)。
(2)内侧选择围护桩(钻孔灌注桩),降低工程造价。
(3)两种降排水措施产生的效果:疏干土体以提升其强度,创造无水作业环境。
3.(1)叠放砂包或土袋。
(2)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面。
(3)锚杆喷射混凝土护面。
(4)塑料膜或土工织物覆盖坡面。
(5)土钉墙。
4.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监测、注浆加固、削坡、坡顶卸荷(载)、坡脚压(堆)载、必要时基坑回填。
5.基坑监测应监测的项目还有:支护桩(墙)、边坡顶部竖向位移;支护桩(墙)体水平位移;地表沉降;竖井井壁支护结构净空收敛;地下水位。
典型案例专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