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

44. 某酒店工程,建筑面积145000m2,包含24层主楼和裙房。主楼设计高度为90.80m,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屋面为钢框架。 在主楼屋面钢框架结构施工中,主钢梁的构造为等截面钢梁,安装位置标高79.68m,距屋面5m,重量14.40t,需要使用现场的1号、2号塔式起重机进行主钢梁的抬吊作业。为完成施工任务,施工单位配备了塔式起重机司机4人、信号司索工8人、普通工10人、钢结构安装工10人、电焊工5人、架子工5人、电工4人、测量工2人和无损探伤工2人。 施工单位根据主钢梁的重量和吊装要求,编制了塔式起重机抬吊专项施工方案,明确双机抬吊时单机负荷率不大于80%,钢梁总重量不大于两台塔式起重机额定起重量之和的75%。现场1号塔式起重机最大回转半径(最大工作幅度)为50m,在此回转半径时额定起重量为12t;2号塔式起重机最大回转半径(最大工作幅度)为55m,在此回转半径时额定起重量为10.80t。钢梁采用两点吊装,钢梁上部设置两组吊耳,吊耳距钢梁两端距离相同,吊装时两台塔式起重机的工作幅度均不大于最大回转半径。根据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对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内容包括: ①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②吊装前应检查吊索具; ③钢结构安装工在主钢梁摘钩时要系挂安全带; ④进入吊起的构件下方行走必须注意观察; ⑤吊装前应在主梁上安装好扶手杆和连续安全绳; ⑥在钢梁安装时抛接工具需注意下方人员; ⑦在抬吊过程中,两台塔式起重机保持同步; ⑧风速超过12m/s时,停止吊装作业。 在吊装作业前,塔式起重机产权单位检查了两台塔式起重机的钢丝绳,发现1号塔式起重机的主卷扬钢丝绳出现了磨损痕迹,经测量钢丝绳直径减小了3%;2号塔式起重机的变幅钢丝绳出现了扭结缺陷。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施工单位配备的作业人员中,应列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的有哪些? 2.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复核塔式起重机双机抬吊的吊装能力(吊索具重量可忽略),并判断是否满足要求。 3.指出施工单位对作业人员安全技术交底中存在的错误内容,并说明正确做法。 4.列举3种以上满足钢丝绳报废标准的情况,并判断施工现场两台塔式起重机钢丝绳是否达到报废标准。
45. 某城市定向安置房工程建筑面积50200m2,包含3栋高层住宅楼,每栋16层,设计总高度49.95m,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建设单位C公司与施工总承包单位D公司签订了《定向安置房工程施工,4-承包合同》,D公司与劳务分包单位E公司签订了《定向安置房主体结构劳务分包合同》,E公司组织300名工人进场施工。 为解决钢管、扣件、模板等周转材料的换层转运,计划每栋楼从地上四层以上配置两个限载1.50t的悬挑式操作平台。悬挑式操作平台采用型钢焊接制作而成,使用塔式起重机吊装就位,通过预埋件和斜拉钢丝绳进行固定。 2020年6月27日,D公司工程项目部要求E公司编制《悬挑式操作平台专项施工方案》,报监理公司审查。7月2日,在总监理工程师未审查的情况下,工程项目部组织了1号楼五层2号悬挑式操作平台的安装,并投入使用。 7月3日,监理公司在安全检查中发现,2号悬挑式操作平台外侧钢丝绳上端吊环螺杆距悬挑式操作平台主钢梁的高度为2.90m,与施工方案中设计高度5.80m不符合,且吊环螺杆的水平位置偏移了1.25m。监理公司签发了监理通知单,要求该悬挑式操作平台停止使用。 7月4日7时30分,E公司木工班班长带领三名工人在五层清理倒运楼内物料,其中两人在楼层内清运物料,两人在2号悬挑式操作平台中码放物料。11时45分,悬挑式操作平台一侧的吊环螺杆突然断裂,平台侧翻,两名工人随码放的物料一起坠落至下方基坑内,并将在基坑内作业的一名工人砸伤。工程项目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向上级单位和属地政府相关部门报告事故,三名伤者送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调查组调查发现,事故发生时悬挑式操作平台堆放物料总重量达到2.90t。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工程项目部向属地政府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时,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指出《悬挑式操作平台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和审核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并说明正确做法。 3.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说明悬挑式操作平台检查的主要内容。 4.分析该起事故的事故原因。 5.提出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的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
46. A公司具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2019年4月,承揽了某市政工程三标段,合同造价3.80亿元。A公司成立了工程项目部。 2020年5月,工程进入桥梁跨线段施工阶段。按照设计要求,该跨线段为现浇箱梁结构,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撑架,架体高度为20m,跨度为11m,钢管规格为≠48.30mmX3.50mm。工程项目部编制了《模板支撑架专项施工方案》,并完成了方案审批和专家论证程序。 6月10日,A公司将模板支撑架工程分包给B公司。B公司指派现场负责人带领19名作业人员,配备汽车式起重机、载重汽车、电焊机、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等设备、料具,进场组织施工。 6月17日,监理公司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模板支撑架工程存在下列隐患:①模板支撑架施工未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搭设;②工程项目部未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③模板支撑架搭设人员无证上岗作业;④模板支撑架搭设作业场所无工程项目部管理人员。 监理公司对工程项目部下达了停工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A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三标段工程项目部至少应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人数要求。 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辨识模板支撑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3.根据《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模板支撑架在哪些阶段需要进行检查与验收? 4.提出A公司针对停工令组织整改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47. 2015年5月23日8时30分,A特钢厂电炉车间电炉班在更换1号电炉炉体后,班长甲与本班员工乙、丙完成铁料斗装料,准备往电炉内加料。因起重作业指挥未在现场,甲指挥天车起吊铁料斗,准备将固体料导入电炉。乙用一根φ14mm,长8m的钢丝绳,将两端环扣分别挂住料斗出口端两侧的吊耳,并将钢丝绳挂在天车主钩上,班长甲从自己工具箱中取出一根φ9.5mm、长3m的钢丝绳挂住料斗尾端下部的两个吊耳,并将钢丝绳两端的环扣挂在天车副钩上,随后打手势指挥天车司机丁起吊。天车将料斗吊起,对准电炉加料口。在天车司机丁操纵副钩升起料斗尾端,将料斗内固体料往电炉内倾倒时,φ9.5mm钢丝绳在距副钩约600mm处突然破断。料斗尾端失控,部分固体料从料斗中甩出,其中1块掉在电炉平台护栏上弹出,砸中在地面进行修包作业的戊的头部,戊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组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钢丝绳进行了检测,检测结论为:φ14mm钢丝绳无明显缺陷;φ9.5mm钢丝绳距一端环扣600mm区段曾受到高温烘烤,油麻芯失油干枯、钢丝生锈,经机械性能试验,该钢丝绳未受烘烤区段的破断拉力为4.7t,受烘烤区段的破断拉力为4.1t,经查,当班甲、乙、丙均未经过起重作业指挥培训。为了加强A特钢厂安全生产工作,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采用“四不两直”的工作方法对该厂进行了安全生产检查,并约谈了该厂党政主要负责人,提出了一系列工作建议,其中包括要求该厂认真负责贯彻属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暂行规定》精神,完善包括厂党组织负责人在内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48. B企业为金属加工企业,主要从事铝合金轮毂加工制造。B企业的铝合金轮毂打磨车间为二层建筑,建筑面积2000m2,南北两端各设置载重2.5t的货梯和敞开式楼梯,一层有通向室外的钢制推拉门2个,该车间共设有32条生产线,一、二层各16条,每条生产线设有12个工位,沿车间横向布置,总工位数384个,相邻工位最小间距不足1m。打磨车间每个工位设有吸尘器,每4条生产线合用1套除尘系统,共安装有8套除尘系统。8套除尘系统的室外风管相互连通并公用一条主排风管将粉尘排出,车间内的除尘设备、除尘管道及配电箱等均未采取接地措施。2015年"安全生产月"期间,属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检查组对B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打磨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部分地面和粉尘管道表面积尘厚度达2mm以上,部分员工佩戴的防尘口罩失效,个别工位旁地面发现烟蒂,部分女工长发未置于工作帽内。检查组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批评,提醒B企业要做好员工劳动防护等各项工作。7月2日8时,打磨车间265名员工开始工作,其中含7月1日入职但未经培训的员工12人。8时5分,除尘风机开启。9时34分,1号除尘器集尘桶发生爆炸,爆炸冲击波沿除尘管道传播,扬起了除尘系统内和车间聚积的铝粉,形成粉尘云,引发连续爆炸,当场造成9人死亡,事故发生后7天内,又有18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死亡;事故发生后30天内,死亡人数32人,受伤人数195人。事故的经济损伤包括:现场抢救、清理现场和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280万元,设备等固定资产损失1000万元,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2900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3500万元,补助及救济费用2100万元,歇工工资800万元,停产损失1800万元,事故罚款1100万元。事故调查发现:该车间除尘系统长时间未清理粉尘,铝粉尘大量聚积。除尘系统风机开启后,打磨产生的高温铝粉尘颗粒在集尘桶上方形成粉尘云。1号除尘器集尘桶锈蚀破损,雨水渗入,桶内铝粉受潮,发生氧化放热反应,达到了铝粉尘的点燃温度,引发除尘系统及车间内粉尘的系列爆炸,除尘系统未设泄爆装置,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燃烧物瞬间经除尘管道从各吸尘罩喷出,导致全车间几乎所有工位操作人员直接受到爆炸冲击。同时,B企业盲目组织生产,未建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无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员工对铝粉尘存在的爆炸危险性没有认知,也从未参加过应急救援演练。
49. C酒业公司位于华南地区,占地58万平方米,年产各类白酒20万吨。公司有员工3000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7人。C酒业公司有粮库1个、粮食粉碎车间3个、发酵酿造车间12个、露天储酒罐区1个、勾调车间4个、灌装车间8个、成品酒仓库8个、包装物品仓库4个、动力车间1个、设备车间1个、污水处理车间1个、员工食堂3个、浴室5个。露天储酒罐区为地上式罐区,有100m3立式固定顶储罐130个,储罐之间的距离为0.7倍罐径;250m3立式固定项储罐100个,储罐之间的距离为0.9倍罐径。露天储酒罐区的防护重点是防火、防爆、防泄漏、防雷击。罐区设置避雷针16组。露天储酒罐区与厂内主干道路边之间的防火距为12m;事故存液池容积为200m3。粮食粉碎车间通过负压除尘系统收集机械磨碎过程中产生的粮食粉尘,除尘系统使用防静电布袋除尘,除尘管道采用中φ500mm镀锌管道,法兰盘连接,并对法兰盘防静电跨接,管道按规定接地。C酒业公司为粮食粉碎车间员工配发了防静电服,防静电鞋,防尘口罩和防尘帽。发酵酿造车间窖池属有限空间,2014年10月曾经发生过一-起员工在清理窖池作业时的中毒与窒息事件,因抢救及时,未造成员工伤亡。在此之后,C酒业公司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完善了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灌装车间为了减少流水线作业噪声对员工的影响,为员工配发了耳塞。动力车间有10kV配电室1个、20t/h锅炉2台。设备车间有数控车床8台,普通车床2台,铣床2台,钻床1台以及电焊、气焊设备,气瓶若干。污水处理车间主要处理发酵酿造过程中的污水,处理量800t/d。C酒业公司另有10t桥式起重设备3台,5t桥式起重设备5台,客货电梯5部,厂内机动车辆130辆(其中叉车80辆)以及一支货物运输车队。2014年年末安全生产大检查期间,属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C酒业公司露天储酒罐区进行了专项安全生产检查。检查中注意到,避雷装置上一次检测时间为2014年3月;罐区上方架设有临时用电线;罐区作业人员甲、乙身着普通工作服,用真空泵从罐车往储罐输送原酒,罐车罐体未连接到静电释放装置。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辨识C酒业公司可能存在的职业病类别并说明原因。 2.指出C酒业公司特种设备的种类。 3.简述C酒业公司在发酵酿造车间需严格执行《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安监总局令第69号)的具体内容。 4.简述C酒业公司露天储酒罐区存在的事故隐患并说明理由。
50. 2014年12月20日18时,66号高速公路因降雪封闭,21日7时重新开放。9时该高速公路Y路段车流量逐渐增加,开始出现通行缓慢情况。9时40分,在66号高速公路Y路段M隧道内距入口20m处,一辆以60km/h速度自西向东行驶的空载货车,与前方缓行的运输甲醇的罐车发生追尾碰撞,罐车失控前冲碰撞隧道内同方向行驶的小客车,造成连环追尾事故。事故发生后,甲醇罐车押运员甲从右侧下车,走到车后,发现甲醇罐车尾部防撞设施损坏,卸料管断裂,甲醇泄漏。为关闭卸料管根部球阀防止甲醇进一步泄漏,甲要求司机乙向前移动车辆,该车重新启动向前移动1m后停止,司机乙熄火下车走到车身左侧罐体中部时,发现地面泄漏的甲醇已经起火燃烧,并形成流淌火,迅速引燃前后车辆。事发时受气象和地势影响,隧道内气流由西向东流动,且隧道东高西低,形成烟囱效应,甲醇和车辆燃烧产生的高温有毒烟气迅速在隧道内向东蔓延,继而在隧道内引起大火和浓烟,事故烧毁隧道内车辆12辆,造成25人死亡、6人受伤,隧道受损严重。事故调查发现:甲醇罐车由轻型货车改装而成,车辆装备质量2.76t,核定载货量2.24t,实际装载甲醇3.7t。司机乙持大货车驾驶证,驾驶证在有效期内;押运员甲为临时用工人员,空载货车为D物流运输公司零担货车,车辆和驾驶员手续齐全,均在有效期内。事发时,因长时间封路等待,零担货车驾驶员丙疲劳驾驶,未及时注意到前方路况变化,导致追尾碰撞。甲醇罐车隶属E公司,该公司自2014年6月开始一直使用改装车运输甲醇。E公司为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在有效期内,无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资质,该公司共有员工15名,其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名,由公司出纳兼任。该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丁,丁上一次接受安全生产培训时间为2012年12月。E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人员从未接受过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培训。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指出E公司哪些人员应通过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考核。 2.简述甲醇罐车被追尾碰撞后,甲、乙应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3.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简要说明该起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4.指出E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51. F公司是风力发电企业,拥有单机容量1.5MW的风电机组325台,布置在长约27km,宽2~6km的戈壁地带,并配套有一座220KV升压变电站,F公司风电机组主要由风轮(包括叶片和轮毂)、主轴、发电机、塔架(塔筒),机舱以及液压系统、偏航系统、齿轮箱、制动系统、电气系统、变桨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F公司有员工117人,未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该公司与当地一家安全咨询公司G签订了安全服务协议,规定G公司对F公司安全生产状况负有管理责任,G公司委派1名安全管理顾问(注册安全工程师)实际负责F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和日常管理,每周在F公司工作不少于3天,2名F公司的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协助其工作。2015年3月20日4时50分,F公司风力发电场1°9风机机场发生故障,6时29分,F公司值班员甲签出《生产区域外包工作联系单》,通知风机供应商H公司进行检修,8时15分,H公司维修部经理乙指派维修工丙、丁进行故障排查,排查发现:19°风机机场内的变流柜690V电源处350A熔断器熔断,电容柜内一处电容损坏,需更换,2人回到维修部向经理乙做了汇报。13时20分,经理乙安排维修工程师戊、维修工丁进行维修。14时35分,司机已驾车将戊、丁送到19°风机下,2人进入塔筒顶部的机舱开始维修作业。19°风机塔筒从地面向上共有三层平台,第三层平台上部为风机机舱。15时02分,已发现机舱与塔筒连接处冒烟,随之起火,立即向乙报告,乙分别给丁、戊打电话,无法接通,立即联系F公司风力发电场升压站控制室,切断19°风机所有电源,并拨打119和120,随后赶赴现场。16时20分,消防车、救护车到达现场,抢险救护人员在第一层平台,发现维修工丁已经死亡,因三层平台以上火势过大无法施救。次日凌晨1时,在大火熄灭2小时后,抢险救护人员在19风机塔筒第三层平台发现一具烧焦遗体,经认定为维修工程师戊。事故调查发现:变流柜下半部690V电源进线处烧损最为严重,被电弧烧熔出直径约0.5m的不规则孔洞。变流柜所有对地导线外绝缘完全烧损,并出现大电流发热造成的变形拉尖熔断现象,地面箱式变压器内接地保护断路器未正常工作。丁、戊维修时站立位置为机舱内绝缘地板。戊为H公司合同工,丁为H公司雇佣的当地劳务派遣工。调查组发现,F公司对承包商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没有涉及;G公司派驻F公司的安全管理顾问由于经常参加其他单位的安全标准化评审和安全评价,在F公司实际工作每周平均不足1天;2名F公司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日常主要忙于其他事务。事故调查组在事故调查报告中,要求F公司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指出该起事故的事故类别并说明理由,辨识F公司风力发电场风机机舱的危险因素。 2.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3.分析F、G、H公司在该起事故中应承担的主要与次要责任并说明原因。 4.为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简述F公司在相关安全管理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5.简述F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
52. A公司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2017年营业收入15亿元。公司3#厂房主体为拱形顶钢结构,顶棚采用夹芯彩钢板,燃烧性能等级为B2级。2018年年初,公司决定全面更换3#厂房顶棚夹芯彩钢板,将其燃烧性能等级提高到B1级。2018年5月15日,A公司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B企业承接3#厂房顶棚夹芯彩钢板更换工程,要求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施工前双方签订了安全管理协议,明确了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5月18日8时,B企业作业人员进入现场施工,搭建了移动式脚手架,脚手架作业面距地面8m。施工作业过程中,B企业临时雇佣5名作业人员参与现场作业。当天15时30分,移动式脚手架踏板与脚手架之间的挂钩突然脱开,导致踏板脱落,随即脚手架倒塌;造成脚手架上3名作业人员坠落地面,地面10名作业人员被脱落的踏板、倒塌的脚手架砸伤。事故导致10人重伤、3人轻伤。事故经济损失包括:医疗费用及歇工工资390万元,现场抢救及清理费用30万元,财产损失费用50万元,停产损失1210万元,事故罚款70万元。事故调查发现,移动式脚手架踏板与脚手架之间的挂钩未可靠连接;脚手架上的作业人员虽佩戴了劳动防护用品,但未正确使用;未对临时雇佣的5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作业过程中,移动式脚手架滑轮未锁定;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未及时发现隐患。
54. D糖厂是甜菜制糖企业,1991年11月建成投产,占地面积100万m2,共有员工528人,年产白砂糖10万吨,颗粒粕3.6万吨。该厂有原料车间、糖车间、饲料车间、动力机修车间等4个车间,生产部、质检部、行政部、财务部、安全部等5个部门,每年6~9月份为糖厂停产检修期,其余时间为生产期。D糖厂动力机修车间有蒸发量为4h燃气锅炉2台、500kW柴油发电机1台、3t电动葫芦2台、空气压缩机2台、交流电焊机4台、钻床1台,新购置砂轮切割机1台。车间内隔离存放有柴油3t。2018年6月,按照上级单位要求,D糖厂开始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在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过程中,发现制糖车间除尘系统的除尘效率下降,已无法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确定为重大事故隐患,需要重新购置并安装除尘系统。D糖厂厂长组织编制并实施了该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62735_6.gif]2018年7月,针对行业内受限空间作业事故多发的严峻现状,D糖厂组织了受限空间专项隐患排查,在排查中发现制糖车间的饱充罐(如图1所示)为受限空间,该饱充湖力上者下带锥体结构的四往型答器,总高16m;主体直径3m.罐体8m高处设有人孔,罐体上设有CO2和糖汁进出口,底部360mm的排查口,工作时罐内液位高约6m。在去除糖汁中非糖分的工艺过程中,C02遇糖汁中的水分生成H2CO3进而与Ga(OH)2发生中和反应生成CacO3,产生结垢。在季前安全生产大检查中,发现制糖车间饱充罐结垢严重,需要组织人员进入罐内进行除垢作业。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辨识D糖厂动力机修车间存在的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编制D糖厂新购置砂轮切割机的安全操作规程。 3.简述人员进入饱充罐内进行除垢作业的安全措施。 4.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简述D糖厂除尘系统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55. E公司为有色金属企业,采用火法炼铜工艺,年产阳极铜10万吨。公司下设办公室、计财部、生产运行部、安环部、设备部、供应部、销售部等7个部室,共有员工1000人。E公司的主要设备设施有:原料制备系统、熔炼炉、吹炼炉、精炼炉、铸造生产系统、烟气回收系统及配套辅助设施。为扩大产能,E公司计划新建年产10万吨阳极铜生产线。项目建设前,E公司委托有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F完成了安全预评价,进行了安全设施设计,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审查申请并获得通过。2017年5月25日,项目建成并试运行。2017年8月10日,由于吹炼转炉烧穿,新建生产线被迫转入大修阶段。8月15日,公司委托有资质的G施工单位对吹炼转炉进行修复施工作业,同时委托H运输公司运送清炉的炉渣、废弃耐火材料及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废弃物。大修结束后,E公司开展了新建生产线安全设施的竣工验收工作。E公司发布了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2017年8月10E吹炼转炉烧穿事故发生时及时启动了应急救援预案,并按照预案要求立即采取停炉措施,避免了事故进一步扩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2018年3月,E公司开始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工作,增加了部分安全设备设施,完善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根据《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说明技术服务机构F编制的安全预评价报告中,评价结论部分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2.根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说明E公司新建生产线安全设施设计审查需要提供的文件资料。 3.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说明E、G、H三家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分项分部工程作业时;签订安全管理协议的主要内容。 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简述E公司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前,进行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56. J煤矿为井工,生产能力120万t/年,共有员工1200人。该矿地质构造复杂,矿井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尘有爆炸危险性,煤层有自燃倾向性,自然发火期为4~6个月,矿正常涌水量40m3/h。煤矿采用机颜透风,主通风机为2台轴流对旋式风机:采用3级提升绞车串车提升,大巷采用矿用防爆型架线电机车牵引矿车运输;采用双回路供电,井下供电电压等为60V和127V,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垮落法管理顶板。J煤矿证照齐全,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安全管理制度,设立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50人,其中注册安全工程师5人。但该矿未按相关要求,将矿井作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管理。J煤矿采区3102煤层掘进工作面采用风钻打眼、炸药爆破、矿车排矸方式掘进。2017年9月5日22时10分,该据进工作面发生了煤与瓦斯突出。由于进风系统和回风系统之间反向风门未正常开启,高浓度瓦斯快速逆向进入新鲜风流中,5分钟后,临近的Ⅱ、Ⅲ采区瓦斯浓度相继超限报警,采区安全员迅速带领附近作业人员撤离,但直到2时45分,才向J煤矿调度室报告。煤矿值班调度员立即向值班领导报告,值班领导马上报告矿长,并安排通风科和安监科查明情况。22时55分,进入新鲜风流的高浓度瓦斯遇架线电机车产生的电火花发生爆炸,冲击波迅速传播至矿井其他区域,最终导致井下作业人员14人死亡、32人受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列出采区3102煤层掘进工作面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 2.分析J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说明矿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4.简述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内容。 5.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简述J煤矿注册安全工程师应参与的安全生产工作。
57. 某施工单位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在某城市承接了装配式住宅小区工程,建筑面积170000㎡,单体工程设计高度为68m。工程处于主体结构施工阶段。2019年4月8日上午,工程项目部安全总监甲组织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基坑降水(开挖深度7.80m)、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25m)、悬挑式操作平台、施工升降机、装配式建筑。 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和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搭设高度4m、跨度20m)。甲检查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工程时,发现存在5项安全隐患:①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②作业面脚手板下方未采用安全平网兜底;③作业层外侧设置高度150mm的挡脚板;④搭设完毕未办理验收手续;⑤架体未设供人员上下的专用斜道。甲针对上述安全隐患下发了安全隐患通知单。 下午13:00,工程项目部安排架子班搭设电梯井脚手架,架子工乙在搭设作业过程中。没有系挂安全带,不慎从作业面坠落至电梯井底,坠落高度16m。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向项目经理丙进行汇报。丙立即安排车辆将伤者乙送到附近的医院进行抢救,但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同时,丙立即向单位负责人丁进行报告。 丁于13:15接到事故报告后,分别向属地应急管理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2题为单选题,3~5题为多选题)
58. 1.事故经过:发生事故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11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吊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塔式起重机发生倾覆事故。 2.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30万元。 3.事故调查经调查: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在塔式起重机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塔式起重机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顶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抽承担,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